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旗下有四大造币厂,分别是沈阳造币厂、上海造币厂、南京造币厂和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。其中最早的造币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,上海和南京两家造币厂主要生产流通币,而沈阳造币厂则负责生产奥运纪念币。
丨上海造币厂
2、运输成本
由于硬币运输成本大大超过纸钞,硬币大多是自产自销,相对较远的地区多投放纸币,这就是为何上海及周边地区,人们常常使用一元硬币而不是纸币的原因之一。
因为造币厂多集中在南方,所以南方地区多投放硬币。北方地区多投放纸币。
丨沈阳造币厂
新疆西藏绝少硬币,是因为把那么重的金属专程运过去根本不现实。那边的硬币估计都是游客零散带去的。
3.天气和其他人为因素
南方天气较北方潮湿且热,1元的纸币易受潮,经手人数较多,纸币很容易褶皱绵软或者破损裂口,损耗比较大。而硬币的流通磨损较小,流通时间更长,能更好节约造币资源。所以男方地区更喜欢使用硬币。
而北方气候干燥,纸币不容易破损,而且方便携带,就不存在这个问题。所以,北方内陆城市喜欢用纸币,使用硬币的数量明显小于南方沿海城市。
丨2010年猴年纪念币
香港算是典型。气候常年炎热潮湿的香港,硬币使用率却出奇地高。
另一个原因,北方俗语穷得叮当烂响,钢镚儿是旧社会要饭的才收的,所以北方人不爱用硬币。
还有一个原因是拒收,关于拒收纸币或硬币,各地有不同的习惯。流通硬币的地区常常会有“小面额纸币假币多”等言论,反之纸币流通的地区亦如是。于是出现了不常用硬币的地方,收银人员不能辨别真伪,银行没有存放硬币的盘、箱等情况。除此之外,一个不得不提到的常识是,央行在回笼资金时,通常采用整袋交接的方式;硬币不通行的地区,可能连总数都达不到上缴要求,从而不得不挤占库存。综上原因,商业银行就不愿意接受商户兑换的硬币,银行不收,客户不要,于是市面上也只能拒收。
虽然国家法律规定,只要是人民币,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”,但实际情况下,规则总是“屈服”于民众的惯性。但无论纸币硬币都是钱,若是诸位主子哪一种用不惯,那就大方地赐给小编我吧。
4.银行小额货币的投放形式
小额货币的投放方式,应该是考虑了纸币与硬币的特点后做出的选择。纸币不耐磨损,使用寿命短。硬币耐磨损,使用寿命长。
我国南方经济普遍比北方发达,货币周转速度快,如果小额货币使用纸币,损耗较快,不划算。硬币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。北方货币相对周转速度缓慢,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或经济落后的地区,更为突出。在这些地方使用纸币,纸币寿命会相对长很多。
5.政府的推动--硬币推广试点
“小面额货币硬币化”是大趋势,不仅全球各国在鼓励,中国也一直在努力推进。一个地方硬币流通与否,与当地政府投放硬币数量的多少有着很大关系。
1992年,上海、辽宁、浙江、深圳和江苏这五个地区率先成为硬币投放试点地区。如今全国的硬币试点地区虽然越来越多,但要想一元纸币完全退出市场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,而最初试点的几个地区里,上海试点时间长,市面上流通的硬币也就多了。
小面额货币实现硬币化,有利于提高流通中货币的质量,从而达到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的目的;有利于推动社会上自动服务设施的普及,从而达到节约社会成本的目的。目前,美国人均硬币达到800多枚,日本、德国人均都达到700多枚。我国以生产量计算,人均不足80枚。
我国在推动硬币使用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。
【免责声明】以上内容,仅供参考,不作为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负!
作者:深圳理财规划师黄玉珍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